上海市浦东新区新新路88号1号102室 18785979601 pelvic@att.net

品牌故事

云端之上的重逢:黄雨婷的西藏寻光之旅

2025-07-28

当奥运冠军黄雨婷站在布达拉宫广场,让高原的风掀起她的发丝时,镜头定格的不仅是一位射击运动员的飒爽英姿,更是一段跨越山海的精神对话。作为 "决胜巴黎・绽放奥运" 巡回宣讲团成员,她在 2025 年 7 月的西藏之行中,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厚度,用心灵触碰雪域的温度,将体育精神与援藏情怀编织成动人的故事。

一、初遇圣域:在云端聆听心跳

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的 TV9874 航班穿越云海时,黄雨婷望着舷窗外逐渐清晰的雪山轮廓,想起了三年前东京奥运会夺冠时的心跳声。"那种紧张到窒息的感觉,和此刻的高原反应竟有几分相似。" 她在日记中写道。落地拉萨贡嘎机场后,迎接她的除了洁白的哈达,还有援藏干部代表张宁的深情拥抱 —— 这位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坚守五年的 "白衣战士",用布满老茧的手掌传递着高原的温度。

在林芝广东实验中学,黄雨婷与藏族学生分享射击生涯时,注意到后排一位戴助听器的女孩。当得知女孩因听力障碍坚持练习射箭时,她摘下自己的运动护腕递过去:"你看这上面的奥运五环,其实每个环都是一道光,照亮我们找到自己的靶心。"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学校的荣誉墙上。

二、精神对话:在圣城触摸信仰

八廓街的转经道上,黄雨婷跟随朝圣者的脚步绕行大昭寺。当她的指尖抚过千年古墙时,突然理解了射击运动员追求的 "静":"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坚持,就像我们扣动扳机前的屏息凝神。" 在老光明岗琼甜茶馆,她与援藏教师围坐,听他们讲述在海拔 4500 米的乡村小学支边的故事。滚烫的甜茶入口时,她忽然眼眶湿润 —— 这是她第一次尝到信仰的味道。

最难忘的是军营体验。刚抵达拉萨就出现高原反应的黄雨婷,坚持与边防战士交流。当看到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时,她主动提出示范射击动作。"三点一线的瞄准,不仅需要技术,更需要心无旁骛的定力。" 她的讲解让年轻的士兵们若有所思。离开时,一位藏族战士送给她一枚刻有六字真言的铜戒:"这是阿妈给我的护身符,现在送给你,愿你每次扣扳机都有佛光庇佑。"

三、文化交融:在雪域播撒希望

在西藏自治区文化旅游厅的座谈会上,黄雨婷惊喜地发现,拉萨正在用科技赋能文旅:全球海拔最高的沉浸式夜游《情满拉萨(水林卡)》将布达拉宫的倒影化作光影诗篇,《遇见仓央嘉措》餐秀让千年情诗在数字技术中重生。"体育精神与文化传承其实殊途同归,都是在挑战极限中寻找永恒。" 她的发言引发共鸣。

离开前的饯行宴上,黄雨婷品尝了藏式火锅的醇厚。当牦牛肉在骨汤中翻滚时,她想起在纳木错湖边看到的经幡 —— 那些被风吹动的五色布条九游app,不正像体育赛场上升起的各国国旗?"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一种信仰,但它们共同守护着同一片天空。" 这个感悟后来成为她在巴黎奥运会誓师大会上的开场白。

四、期待重逢:在星空下许下诺言

离开拉萨的前夜,黄雨婷独自来到布达拉宫广场。月光下的宫殿宛如一座水晶城堡,广场上的朝圣者仍在不知疲倦地叩拜。她打开手机备忘录,写下:"这里的每颗星星都在诉说重逢的约定,就像我们在赛场上永远期待下一枪的完美。"

云端之上的重逢:黄雨婷的西藏寻光之旅

返程航班穿越云海时,她透过舷窗看到机翼上闪烁的灯光,突然想起在军营里战士们说的话:"援藏就像一场接力赛,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棒。" 这位 23 岁的奥运冠军明白,西藏之行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 —— 当她在巴黎奥运赛场举起枪时,准星里瞄准的不仅是靶心,更是雪域高原那片纯净的天空。

"下次再来,我要带着我的射击队来这里集训。" 黄雨婷在社交媒体分享布达拉宫美照时这样写道。评论区里,援藏干部张宁回复:"我们在雪域种了格桑花,等你来见证它们的绽放。" 这跨越千里的约定,让云端之上的重逢有了更温暖的期待。

(全文约 1800 字)